
【和牛】美味歷史你要知
和牛嘅起源
和牛,即係日本牛,佢嘅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之前。喺彌生時代,即係公元前 300 年至公元 300 年左右,牛就從中國大陸通過朝鮮半島引入日本,最初係做役用牛有耕作嘅作用。喺平安時代,仲會用牛嚟拉車,主要係貴族使用。
江戶時代,即係公元 1603 年到 1868 年,日本西部地區發展緊煉鐵業,啲牛就用嚟運沙、碳等原材料。喺嗰個時期,日本東北部嘅三陸海岸,牛仲用嚟往內陸運鹽。所以唔同地區嘅牛就會有唔同嘅特徵,為咗唔同目的被選育保存。
到咗明治維新之後,即係 1868 年之後,因為日本政府推行西方化政策,食牛肉開始喺日本流行。喺 19 世紀中葉,日本人有意識喺封閉群內進行牛嘅遺傳基因改良,建立咗幾種近交系。喺明治時代之前,日本牛有多種顏色變異。
1939年,日本培育出一個重要嘅牛種叫做「田尻號」,佢係黑毛和牛嘅始祖,亦即係而家嘅人所指和牛嘅「元祖」。現代嘅和牛其實係日本本地牛同進口品種雜交嘅結果,而家嘅黑毛和牛有90%係「田尻號」嘅血統。
所以,和牛唔單止係日本嘅國寶,仲有悠久嘅歷史,從役用牛到肉用牛,經過咗好多代人嘅努力同改良,先至有而家美味嘅和牛。
和牛嘅育種
和牛嘅育種真係複雜到爆!首先,和牛有四大原生牛種:黑毛和牛、無角和牛、褐毛和牛同日本短角牛,仲有佢哋嘅混種。其中,黑毛和牛最為常見,肉質同外觀特徵都同其他三個品種有差異。
和牛嘅育種好重視血統,農民會記錄牛隻嘅祖先,用血統嚟判斷牛隻嘅品質。近年嚟,日本農民仲開始利用基因選育技術嚟提高和牛嘅品質。通過分析牛隻嘅基因,可以預測牛隻嘅肉質同風味,揀選優質嘅和牛牛隻進行繁殖。
喺和牛嘅育種過程中,農戶仲會非常注重飼料嘅質量,以及牛隻飼養時嘅健康同舒適度。傳統嘅飼養方式,例如俾和牛牛隻自由活動、用天然草料同穀物飼養,甚至定期按摩,都可以提升和牛牛肉嘅品質同風味。
和牛育肥都係培育和牛中重要嘅部分。和牛嘅育肥會經過五個階段:犢牛期、育成牛期、育肥前期、育肥中期同育肥後期。每個階段嘅營養需要同目標都唔同,飼料配方都會跟住調整。例如,和牛 BB 要保證食到足夠嘅牛奶,大啲嘅和牛就要控制好每日嘅飼料中維他命 A 嘅進食量,可以有助於改善和牛嘅大理石油花等级。
和牛嘅大理石油花
和牛嘅大理石油花,即係和牛肉入面嘅脂肪分佈,就好似雪花咁散佈喺瘦肉之間。成塊牛扒,就好似大理石嘅紋理咁,所以叫做和牛嘅大理石油花。喺日本,和牛嘅大理石油花係評定和牛牛肉等級嘅重要標準之一。
喺和牛身上,大理石油花尤其明顯,因為和牛嘅脂肪同肌肉嘅比例適中,脂肪分佈均勻,形成咗好似雪花一樣嘅紋理。和牛嘅大理石油花唔單止令到牛肉睇起嚟更加誘人,食落去口感會更加嫩滑,肉汁更加豐富。
喺評定和牛嘅大理石油花嗰陣,會根據油花嘅分佈密度同均勻程度嚟分級。花紋愈多、分佈愈均勻,就表示和牛牛肉嘅品質愈高,口感愈好。一般嚟講,和牛油花嘅密度愈高,和牛肉嘅等級就愈高,價錢自然就愈貴。
和牛嘅等級評定
依家常見嘅和牛等級評定經常採用日本同澳洲嘅和牛等級。和牛等級同和牛嘅油花分佈、肉色、肉質緊實度同脂肪色澤等有好大嘅關係。
日本和牛等級
日本嘅和牛等級制度主要有兩大標準,即係和牛嘅步留等級同和牛嘅肉質等級。
1. 步留等級(Yield Grade)
即係和牛身上可以取得嘅食用肉嘅比例,分為 A、B、C 三個等级。A 级最高,表示 72% 以上嘅精肉率。B 級表示精肉率喺 69%-72% 之間。C 級表示精肉率少過 69%。
2. 肉質等級(Quality Grade)
根據和牛肉嘅油花分佈(霜降程度)、肉色、脂肪色、肉質緊實度同肉質細膩度 5 方面評定,等級由 A1 到 A5,A5 係最高等級嘅和牛。呢個標準代表牛肉嘅整體品質,其中油花分佈係影響評分嘅關鍵因素。
綜合以上兩個標準,日本和牛總共有 C1 至 A5 共 15 個等級,其中 A5 就係最高嘅等級。具體嚟講:
- A5 級和牛:頂級和牛,油花分佈極細密、肉質極之細膩,入口即化。
- A4 級和牛:高級和牛,油花分佈較密,肉質細膩,口感嫩滑。
- A3 級和牛:中級和牛,油花適中,肉質精瘦,口感軟嫩。
- A2 級和牛:脂肪含量較低,肉質較為緊實,肉味濃郁。
- A1 級和牛:油花分佈較少,肉質緊實,口感較為堅實。
B 級和牛同 C 級和牛相對 A 級和牛較為遜色,但仍然保持和牛嘅基本特色。
澳洲和牛等級
澳洲嘅和牛等級制度主要根據油花、風味、香味三方面嚟決定,根據官方標準,澳洲和牛肉嘅油花從 M0 至 M9+ 共分為 11 個級別,數字愈高,表示和牛肉嘅大理石油花更細密,和牛肉嘅品質愈好,9+ 級就係最頂級嘅澳洲和牛肉,具體嚟講:
M9+ 級(官方將 M9 以上等級統稱為 M9+ 級,但市場將 M9+ 再細分為 M10 至 M12 級別):
- M12 級:最頂級嘅澳洲和牛肉,有最頂級嘅油花分佈,脂肪含量高達 50%,品質同日本 A5 級和牛肉相當,肉質極為嫩滑,肉紋細密清晰,紅潤鮮明,口感極佳。
- M11 級:高級和牛肉,油花極其豐富,肉質極為嫩滑,非常適合高級料理。
- M10 級:高級和牛肉,油花分佈豐富,肉質嫩滑,脂香四溢。
M7 至 M9 級別:
- M9 級:官方標準最高級嘅和牛油花,肉質口感濃郁,脂肪含量非常高,入口細膩嫩滑。
- M8 級:和牛肉肉質較細膩,油花分佈豐富,肉質感十足,脂肪含量較高。
- M7 級:和牛肉肉質稍為細膩,油花豐富,肉質較結實,脂肪含量適中。
M4 至 M6 級(高級和牛):
- M6 級:和牛肉肉質軟嫩,油花非常豐富,肉味十足。
- M5 級:和牛肉肉質較結實,油花較豐富,肉質略為緊實。
- M4 級:和牛肉肉質結實,油花豐富,口感緊實。
M0 至 M3 級(中品質和牛):
- M3 級:和牛肉油花適中,肉質口感豐富,肉質結實。
- M2 級:和牛肉油花較少,口感較瘦,肉質堅實。
- M1 級:和牛肉油花更少,肉質精瘦,有嚼頭。
- M0 級:無和牛油花,肉質非常精瘦,富有嚼頭。
綜合嚟講,日本嘅和牛肉等級最嚴格,澳洲嘅和牛肉等級更直觀。了解呢啲和牛等級標準,可以保證你揀到超靚嘅和牛肉!
和牛嘅烹飪藝術
唔同等級嘅和牛肉適用於唔同嘅烹飪方法,合適嘅烹飪方式先可以發揮出高等級和牛嘅美味。
A5 級和牛:
- 刺身:A5 級和牛嘅雪花分佈均勻,入口即化,最適合做刺身,可以品嘗到和牛最天然嘅滋味。
- 壽喜燒(Sukiyaki):A5 級和牛喺壽喜燒中都係出色嘅主角,和牛肉入面嘅雪花油脂融化後令到和牛肉嫩滑多汁,入口即化。
- 鐵板燒(Teppanyaki):喺高溫鐵板上烤製烹飪 A5 級和牛肉,和牛油脂迅速融化,肉質仍然軟嫩,口感極佳。
A4 級和牛:
- 壽司:A4 級和牛肉油脂分佈適中,肉質細膩,同米飯搭配製成壽司會有種入口即化嘅感覺。
- 鐵板燒:A4 級和牛同樣適合鐵板燒,通過高溫烤製融化和牛入面嘅脂肪嚟激發和牛肉嘅鮮美。
A3 級和牛:
- 碳烤:A3 級和牛脂肪含量適中,肉味濃郁,通過碳烤嘅方式緩慢加熱烤製,可以最大程度嘅享受到和牛肉嘅滋味。
- 火鍋:A3 級和牛更為適合做火鍋,通過高溫涮煮嘅方式可以保留和牛肉嘅原汁原味,享受嫩滑嘅口感。
A2 級和牛及以下:
- 香煎:A2 級和牛油脂分佈較少,肉質較為緊實,適合香煎,可以享受到緊實彈牙嘅和牛肉口感。
唔同等級嘅和牛都有其獨特嘅風味同口感,可以根據自己嘅口味同喜好選擇適合嘅烹飪方法。高等級嘅和牛油脂豐富,適合刺身、壽司、烤製等清淡嘅食法;低等級嘅和牛就適合用嚟香煎、烤焗等烹飪方式,咁樣可以更有效咁帶出和牛肉質嘅風味。